隨著運營商開始在官方營業(yè)廳推銷低價流量套餐,29元200GB流量套餐獲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支持,不過這其中是有一個明顯的坑,那就是有效期,如果消費者不注意就有可能被坑錢,坑的錢還不少。
三大運營商中,最大運營商的有效期最短,一般來說,這家運營商的低價流量套餐有效期只有6個月,6個月之后就恢復原價,原價那可是39元,乃至59元,而運營商的員工如果消費者不問,運營商員工是不會主動告訴消費者的,畢竟能坑多一個就多坑一個月。
筆者在今年6月份寬帶+手機卡捆綁套餐到期后,運營商營業(yè)廳的員工就主動給了一張200多GB流量卡,首月免費,一個月后是39元月租,6個月后就會恢復到59元,他只是說了首月免費和之后每月39元,筆者當然不愿麻煩,沒有要。
相比之下,另外兩家運營商的有效期會長許多,一家是24個月,一家一開始就是長期,24個月那家到期后,申請后仍然是優(yōu)惠價29元,有效期則延期到20年。
對這些低價流量套餐熟悉,是因為之前在電商平臺購買低價流量套餐了解到的,而電商平臺給出的低價流量套餐價格就更低了,可以低至9元,不過這些低價都是有很短有效期的,普遍來說都是6個月左右,之后就會提價,只不過相比最大運營商來說,另外兩家運營商提價幅度會少很多。
這種有效期大坑,除了這些低價流量套餐之外,在常見套餐之中同樣存在,最大運營商的坑尤其大,因為它的套餐有效期到期后只能網上提,月租增加。
筆者之前曾用最大運營商的手機套餐,119元,有效期2年,兩年到期后,希望維持原套餐內容,運營商方面就說119元套餐沒有了,如果要維持原套餐內容就得增加到129元,而當時捆綁的寬帶是3年,無奈之下只好將手機卡套餐再增加到129元延續(xù)了1年。
再次到期后,提供選擇的價格低一點的套餐包括89元、59元內含的流量少得可憐,筆者一怒之下干脆改成了8元保號套餐,選擇了另一家運營商的手機套餐。
筆者從另一家運營商選擇的套餐為59元包含一條寬帶,內含95GB流量,最大運營商原來給予的129元套餐包含的流量為80GB,而它公開的幾款套餐79元才15GB流量、99元套餐20GB流量,簡直貴到要命。
正是由于這家運營商的套餐實在太貴,這家運營商已不時出現用戶流失,只不過很多用戶的老號碼捆綁了許多業(yè)務,導致那些用戶輕易不敢舍棄,唯有使用保號套餐了。
難怪不少用戶都吐槽最大運營商貪婪誤導,收費的坑也多,它確實是如此啊,因此即使是選擇低價流量套餐,也建議選擇另外兩家運營商,畢竟如今的4G、5G信號來說,三家運營商差別已不太大了,甚至另外兩家運營商的4G技術更先進,4G信號甚至比最大運營商還要好。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