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1日消息(岳明)英偉達(Nvidia)正試圖在6G領域搶占AI先機。
此前有報道稱,英偉達正在與T-Mobile、MITRE、思科、ODC和Booz Allen Hamilton合作,為6G開發(fā)AI原生網絡堆棧。這些公司以英偉達AI Aerial平臺為基礎開展這項工作。更早之前,英偉達在2024年的GTC大會上推出了6G研究云平臺。
不過,盡管6G備受關注,但距離6G真正投入商用至少還需要四年半的時間。預計直到2028年的3GPP Rel-21才有望實現6G標準化。
那么,在商用標準到來之前,英偉達正在嘗試做些什么呢?
“英偉達正試圖走在行業(yè)前列,將其技術融入6G標準。”Mobile Experts分析師Joe Madden在給Fierce的電子郵件中表示?!斑@是游戲規(guī)則?!?/p>
“英偉達目前正在與T-Mobile、思科和其他公司合作,以更好地了解如何使AI原生成為6G標準?!绷硪患沂袌鲅芯抗綬econ Analytics分析師Daryl Schoolar指出?!埃ㄋ麄冊噲D)回答諸如它(英偉達)具體需要做什么,以及如何使其成為標準的一部分等問題。通過回答這些問題,英偉達及其AI RAN合作伙伴希望能夠對這些標準產生影響?!?/p>
還有分析師稱,這是為了嘗試讓6G基礎設施圍繞英偉達的GPU AI芯片進行構建,而不是目前運營商們青睞的X86芯片和定制化ASIC。AvidThink首席分析師Roy Chua表示:“英偉達希望他們能夠在研究界獲得關注,并得到一些生態(tài)系統(tǒng)支持,甚至是一些非老牌企業(yè)(不一定是小型初創(chuàng)公司,也可以是擁有移動核心網產品但沒有移動RAN資產的網絡供應商,比如思科或其他公司)在押注下一個S曲線時選擇利用GPU而不是傳統(tǒng)的ASIC路線。”
可以看到,最新的英偉達6G合作不包括任何大型RAN供應商。但正如Roy Chua指出的那樣,英偉達已經在與愛立信和諾基亞進行合作。不過,可能要等到下一個十年6G的到來,才能控制AI RAN的成本、復雜性和耗電特性。英特首席技術官最近向媒體表示,AI RAN眼下在成本上是不合理的。
圖:韓國SK Telecom在MWC25展示AI-RAN發(fā)展情況。圖片版權@C114。
盡管如此,AI原生6G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戰(zhàn)場”。Joe Madden指出,他并不認為英偉達的做法是打造AI原生無線網絡的唯一方式?!坝ミ_在RAN社區(qū)中幾乎沒有得到運營商和供應商的支持,因此他們特定的AI硬件實施不太可能被視為6G的基礎?!彼a充道。
- 郭明錤:預計首款折疊iPhone明年銷量800萬至1000萬臺
- 郭明錤:預計首款折疊iPhone明年銷量800萬至1000萬臺
- 光模塊TOP10海信寬帶:“變身”納真科技,赴港上市在即
- 全球5G SA核心網市場加速增長,原因為何?
- 三大運營商圓滿完成“9·3”閱兵通信保障任務
- 大趨勢強化 新技術涌現 張吟鈴詳解2025中國基礎設施戰(zhàn)略技術成熟度曲線
- 羅馬仕充電寶起火“燒到了”卓翼科技,起訴追賠1.36億元
- 阿里推出智能體開發(fā)框架AgentScope 1.0;特斯拉發(fā)布“秘密宏圖第四篇章”,全面轉向人工智能與機器人領域——2025年09月03日
- 原中國電信高管周響華,跨界提拔后有望出任長電科技董事長
- 價值超49億!中石油:5.41億股,0元轉給中國移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